簡體 繁體 EN

為什麼到中國工作?不管是家人、同事、朋友們都這樣問我,「想看看中國的廣大,還有體驗各地的大山大水」我總是這樣回答著,其實在心裡是一股渴望自由的野性。

就我觀察身邊80後心甘情願赴中的年輕人中,這類族群大部分尚未有家累、家庭經濟狀況屬小康、並附帶一個優秀的學歷證明;以往因為經濟因素考慮海派、或已經是台灣的領導階層,被派去中國衝鋒陷陣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,這些新新人類,沒有結婚的牽絆、家庭的束縛,他們至中國享受高度經濟成長帶來的成就感。

在中國工作的這些年輕人已不再是台幹,他們與許多來自中國名校或海歸回來的MBA們競爭著崗位,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管,而是必須瞭解當地文化,以及陸幹、陸籍同事的思維,中國文化講究「情義
」,在「關係」這塊遠遠高於你的職位與知識能力。

台灣人在當地的文化又是如何呢?就我觀察,下班後或假日大多仍是與台灣人聚在一塊,單身年輕人,在資金尚充足下買得起名牌物件(儘管在中國加上奢侈稅遠比台灣高出許多)、享受高級餐館的各國佳餚,男生們相約到酒吧或KTV狂歡,洋酒一瓶瓶不眨眼地買單;女生則是到沙龍做指甲、護膚、精油按摩,互相比較著身上的行頭。但以上所說的也僅是一部分的人,也是有人利用假日充實自己工作知識、或大江南北走走逛逛,思考自己的下一站。

本文刊登於旺報

 

Green Lemon – Life. Food. Travel 

掃描 QR Code 、或用下面的 FB LineTwitterLinkedIn WhatsApp分享給朋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登陸交流 擴展我夢想藍圖

2020-02-08在大學時期有幸參加學校的兩岸交流研習營,此活動時間長達兩周,主要為去北京七天、再接著到江南五天的時間。

在大陸時的點滴日記

2020-09-05考慮到日後可能不能用 Wechat跟大陸朋友聯絡,今天陸續的跟朋友們取得別的聯繫方式 (Skype, 電話, E-mail … 等等),而我的網頁似乎在大陸仍能看的了,目前還可以用這些方式聯絡

給五年後的我們

2020-08-09前幾天打開微信,一位好久不見的大陸朋友捎來他的目前座標位置:紐約市區,他和我說